2023 年端午節假期:文旅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出游人次及收入同比增長
在宏大悠久的歷史積淀之上,端午節以嶄新面貌呈現,展示出我國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節慶的獨特吸引力。據有關部門最新統計,今年端午節期間我國迎來首破億的游客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32.3%,旅游收入總量達到了3731億元人民幣,增長率更是高達44.5%。這一串數字為我們的文化自信注入了強大動力,也揭示了我國傳統節假日的至高地位。
節日的復蘇與繁榮
2021年端午佳節之際,我國文化旅游市場呈現明顯復蘇之趨勢,整體發展態勢穩定,備受大眾喜愛。各地文旅部門創新性挖掘傳統節日內涵,營造濃厚的氛圍吸引力。為進一步豐富假期旅游體驗,文化和旅游部針對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特色化的旅游推廣項目,如“順時而動游遍中國”、“城市深度探索”及“故鄉瑰寶之旅”等,賦予了假期旅行更鮮明的個性色彩。此外,位于北京和重慶的兩大省市亦紛紛策劃了豐富多彩且獨具匠心的慶典活動,為廣大旅游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視聽享受。
民俗文化的精彩呈現
端午節日期間,眾多地區精心組織慶祝活動,宣揚獨特地域文化。如龍舟競渡、美食展覽、傳統山歌唱響及古雅音樂演奏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了一幅充滿生機且富有傳統元素的畫卷,突顯我國多樣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贛州、珠江、揭陽、佛山、東莞、益陽、永州和福州等地積極舉辦龍舟比賽,通過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劇院等場館,巧妙地將傳統民俗藝術融入當代生活中,呈現了文化旅游相輔相成的發展勢頭。
文博場館的熱鬧非凡
據文旅部發布數據,假期期間,多數(87.9%)游客傾向于參觀博物館與歷史街區,感受地域特色人文風情并欣賞各式藝術活動。此現象反映出公眾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及現代都市對于多元文化生活的剛需。繁榮的文化發展脈絡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多樣性以及獨特包容性。
夜經濟的璀璨星空
端午假期夜間旅游活躍度顯著提升,據統計,逾四成游客參與夜游活動,增長率達到7.9%。全國范圍內243家著名省級夜間景區共迎來了3625.3萬人次的游客流量,且夜間游客量均值高達4.97萬人次,同比上升了38.8%。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各地夜間風貌之美,使傳統端午節日具有更為多元化和深刻的內涵。

細分市場的旅游休閑新選擇
全國各地在歡慶各類盛大節日以及即將到來的長假之際,高溫天氣刺激人民對于清爽宜人環境的迫切需要,進一步推動夏季旅游業的發展。其中,云南、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貴州等地,憑借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適宜氣候,成為年輕游客選擇自駕自然避暑勝地;同時,青島、大連、秦皇島、煙臺、威海、寧波等海濱休閑場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贏得了廣大游客的喜愛。上海和北京的附近區域,露營基地和漂流活動廣受歡迎;更有廣州、三亞等熱門旅行目的地的水上樂園,吸引了無數家庭共享歡樂時光。除此之外,隨著中高考的圓滿落幕和農忙工作的順利完成,普通民眾的出行需求得以全面釋放,眾多學生和職場人士紛紛選擇外出游玩以緩解壓力。
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盛大的端午慶典上,文化與旅游相得益彰,釋放出持久而獨具特色的魅力。不論是濃郁藝術色彩的民間儀式,還是人潮涌動的博物館和令人向往的露營登山之旅,甚至多種多樣的游客休閑度假服務,都展示出中國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以及旅游業日益旺盛的發展態勢。此次深度交流融合不僅促進經濟繁榮,更為傳承我國長達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創造新的契機。
傳統節日的現代演繹
在端陽佳節之際,經過千年沉淀的傳統習俗重新煥發生機。無論是龍舟競賽,還是粽香彌漫的美食誘惑,都是大眾對古代文化尊敬和現代生活熱情的生動體現。這種綿延數代人的傳承和發揚使得傳統節假日如影隨形般融入了現代生活,凸顯出它們獨特生命力。
文化旅游的未來展望
隨著當代文化旅游業的迅猛擴張,對高質量需求日益增長的消費者群體促使該領域以主導者身份引領社經持續發展。精彩紛呈、富有創意的文娛活動及旅游產品即將面世,不僅強化了我國的多元化文化觀念,還進一步提升了全民的生活水平。
上一篇:蒼南縣: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打造浙江山海生態旅游目的地
下一篇: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