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伊春旅游旺季:湯旺河林海奇石等景區吸引12萬游客,省際游客增長30%
來訪人數創新高
7月31日,數據顯示,移動用戶訪問量當天便超過12萬,創下本月新高。這個數字反映出伊春旅游的旺盛人氣。游客對伊春的喜愛和向往,使得他們在這一時期紛紛前來,開啟旅行。

客源結構新變化

游客來源構成正在不斷演變。7月16日,日月峽國際森林露營節吸引了眾多目光,使得“伊春旅游”在百度上的搜索熱度持續上升,7月份的平均搜索量超過1100次,同比增長達到了125%。主要搜索者多為30至49歲的中年人。跨省游客主要來自環渤海地區,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如廣東占比6.3%,江蘇占比4.4%,貢獻了不少游客。哈爾濱成為省內訪問量最大的城市,占到了50.8%的份額。與去年夏季相比,增長了38.8%,這表明客源市場變得更加多樣化。
出游方式多元化
游客出行方式越來越豐富。網絡旅游電商興起后,游客更偏愛自主安排行程。家庭和小團體出游變得流行,他們更看重旅行的體驗和過程。在7月份,選擇自由行、自助游和自駕游的游客大概占了六成,而選擇包車旅游的不到四成。此外,同學和戰友聚會時,團體出游的人數也在上升,聚會地點也從城市轉向了山莊和農家樂等地。旅行社組織的夏令營和養老避暑度假團數量增加,個人游客通過旅行社預訂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氣候優勢引游客

伊春地處高緯,氣候宜人,夏日涼爽,陽光充足,日夜溫差顯著。七月平均最高氣溫不過28攝氏度,比周邊省份要低上5至10度,是避暑的理想之地。此外,這里的空氣質量上乘,污染程度低,七月PM2.5指數僅為5,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35,均處于優質范疇。7月份,省際游客的比例相較于6月份顯著增長。得益于“中國好空氣”和“避暑勝地”的美譽,吸引了眾多南方游客前來。
特色產品受青睞
旅游購物中,綠色食品和北沉香頗受歡迎。市場抽樣分析表明,外地游客的購物欲望高于本地游客。七月,許多受邀參加高端活動的游客增多,他們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展會和商務考察期間,對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食品和北沉香尤為青睞。購物地點的集中度和服務便捷性都有了顯著提高,同時,營銷推廣的意識也大幅增強。
服務升級正當時

游客出行方式的變化和市場的多樣化,促使我們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全面的旅游服務。打造一攬子的度假旅游服務變得十分必要。例如,為自助游游客提供更方便的住宿和門票預訂服務,為團隊游客設計更具特色的行程。只有持續提升服務質量,我們才能迎合游客不斷增長的多樣化需求,推動伊春旅游邁向新的高度。
大家對伊春的旅游亮點有何偏好?不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積極參與互動。同時,別忘了點贊并轉發這篇文章!
上一篇:探索海參崴交通指南:Yandex Go打車與Yango maps實時公交查詢,市中心景點步行游覽攻略
下一篇:沒有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