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曾經爆滿的客運車,為啥現在都沒什么人坐
我曾經從事農村客運這個行業10多年,從當司機,到做車老板,到成為公司股東。我經歷了農村客運班車的輝煌,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衰落。曾經的高峰時期,一輛車一年純賺20多到30萬毫無壓力,到現在大部分只能艱難維持,甚至某些不太好的線路還會虧本。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跟你講講這個行業的興衰過程。
今天的農村客運班車,的確是沒什么人坐了。沒人愿意坐的原因,我覺得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
先跟大家講講內因內部原因,就是農村客運班車自身運營,管理,服務,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導致乘客乘坐體驗越來越差。為什么會這樣呢?要從農村客運班車的運營模式說起。
從前的農村客運班車,是各人做各人的。就是個人到有關部門辦下一個線路營運證,然后買來一輛中巴車上牌,每個月給車站交一定數額的管理費。通常這種運營模式都是“夫妻檔”的模式,就是丈夫負責開車,妻子負責收車費。
這種運營方式的優勢是運營成本低,車輛保養好(畢竟是自己的車,肯定愛惜),服務態度一般也不錯(還是這句話,畢竟是自己的生意。)
但是,由于一條線路不僅僅是只有一輛車,一個老板。通常一條線路有2,30到4,50輛車不等。有的老板就一輛車,有的老板有3,5輛車。由于有錢賺,有利益,自己就有爭端。尤其是車多的老板,覺得自己有錢有勢,總想自己吃多點,甚至想壟斷一整條線路。
于是,就經常發生搶客,打架斗毆,砸車的行為,甚至還經常要請黑社會出來擺事。打得多了,自然是兩敗俱傷,畢竟請人打架,傷人,請混混出來擺事,談判,這都是要錢的。而且個體老板也這么多,你能把人家趕盡殺絕嗎?就算你有錢,碰到個狠角色,出門落單的時候難免也要挨幾板磚,整天提心吊膽,日子也不好過。
再加上后來社會治安越來越好,政府也不允許你們整天明目張膽地打人砸車呀。最后大家一合計,打來打去也沒什么好處,純屬行業內卷,干脆大家以線路為主體,成立運輸公司算了。
就這樣,農村客運從個人單干,轉變成了公司化運營。以車為單位計算股份,一輛車為一股。每個季度刨除成本,剩下的利潤就以股份來分紅。乘客只要坐這條線路的車,不管坐哪個班次,錢都是進到公司賬。車也不再屬于個人的了,個人以股份獲取分紅和投票權。比如你手上有3股,開會投票你就可以投3票,有一天你不想干了,可以把股份賣出去,但車子與你無關了,都是公司資產,你再也不能說哪輛車是你的了。
司機,售票員也是由公司統一招聘和管理。當然,你想開的話有優先權,不想開就坐等分紅就可以了。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大家可以騰出手去做其他生意或者工作。,也再也不用打架砸車,都能安心過日子。
但壞處是,運營成本太高,越來越高,服務越來越差。
從前,車是自己的,每個人都很愛惜,維修保養都做得很到位。司機,售票員和乘客一般也有說有笑,相互幫忙。
但現在,車是公司的,維修保養一方面因為本來公司的運營成本就很高(因為要租辦公室,請經理人,財務,辦事員,車隊長,司機,售票等),經理人為了在股東會上有所交代,通常會想辦法壓縮成本。(因為賺錢少了,成本高了,總有股東會發難,經理人是每年由股東會投票選出來的。)
油錢沒辦法壓縮,而且還一年比一年貴。只好盡量想辦法從其他地方壓縮,如洗車,保養維修,和員工待遇。
導致車況越來越差,無論是外觀,座椅,衛生,舒適性,都大打折扣。這種事情如果是一兩個老板就能做主,很好解決。但是這種聯盟式的公司,股東太多,沒有可以取得絕對壓倒性股權的股東,大家心不齊,根本無法形成合力去做這些事。
況且這中間可能也有腐敗問題,報賬維修保養1萬塊錢,就真的1萬塊錢都落到維修保養上面嗎?誰都不敢肯定吧。
所以結果是車況越來越差,司機更不用說,給出的工資根本請不到什么技術好,開車風格穩定成熟的司機。不會給司機開什么安全駕駛會議,培訓之類的。現在大部分司機開車方式和風格,在我看來就是愣頭青。
這也可以理解,但凡他開車本領高點,你這種待遇他愿意來嗎。乘客的乘坐舒適感無從談起,和坐船沒什么區別,還是快艇那種。
至于服務態度,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打工的和自己做老板的心態肯定不一樣,更何況工資還比較低,公司也不敢提什么服務要求。甚至連安全學習都是能省就省。
這就是內因,車況差,司機開車風格狂野,乘坐舒適感低,服務態度不好。
外因有兩種,一種是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前農村客運班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要么你就自己開摩托車,要么你就打輛出租車。但是出租車的價錢可是貴得很啊,可以選擇的出行途徑很少。
而現在有很多黑車,就是各鄉鎮的本地人,專門每天就到固定的地方排隊攬客。乘客按座位收錢,把你送到縣城。
它的優點是乘坐舒適感高,畢竟是小車嘛,而且很多車子也挺新的。再加上服務態度好,因為這些對于黑車司機來說,這是工作,也是的生意,并且是固定的生意。他們也希望吸引多一點熟客,所以經常都是微笑服務,幫忙抬行李,車內備紙巾。
這些事情說起來也可以說微不足道,也不值什么錢,但是乘客感覺就是好呀。
除了黑車,還有順風車,甚至還有合規合法的網約車。據我現在所知道的,我以前那條線路就有兩個網約車平臺在跑,一個叫安安,一個叫江南。
買的都是那種大面包車,你也可以叫mpv。網絡上就可以下單訂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選擇這種出行方式。
再加上現在縣城也在發展,從前的縣城是沒有公交車的,有也只有一兩條線路。現在附近的鄉鎮全部通公交車了。
坐班車以前十幾,20公里路程,要5塊,7塊,現在坐公交車只需要一塊兩塊。而且公交車都是這幾年才投入使用的,車子很新車,況非常好。。
競爭那么激烈,對農村客運班車來說,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但是對于有出行需求的老百姓來說,既然有那么多選擇,為什么還要選擇農村客運班車呢?
有價錢比你便宜的,有比你舒適的,有服務比你好的。最重要的是,無論是黑車,順風車,還是網約面包車。他們都是把你送到縣城的目的地,而客運班車只能走一條固定的路線,而你只能在那條路線的某個點下車,下車后你可能還需要坐一次摩托車,或者滴滴車,才能到達目的地,相當麻煩。
如果想省錢,公交車的性價比要比農村客運班車要高得多。
坦白說,現在除了年紀大點,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家以外,真的很少人會選擇農村客運班車出行了。
另一種外因是大環境的變化。現在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快。以我所在的縣城廉江市(縣級市)為例,這十年多來,縣城最少擴大了三倍以上。
城市擴大了,人也多了。這些人口哪里來?外市,外省?不可否認,的確是有,但是很少,主要還是本市鄉鎮,農村的居民,到縣城買房,工作的。
農村居民出城市定居的原因有很多,有子女教育原因,有投資原因,有工作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人口越來越往縣城集中了。
不像以前那樣,鄉鎮,農村的老百姓到縣城感覺跟趕集過年一樣,大家都喜歡往城里跑,既熱鬧,又好玩,還能買回很多鎮上買不到的東西。
現在基本都定居在縣城了,也很少回去,可能一年也就回個三五次,甚至一兩次。
即便是回去,現在有小車的人也越來越多。我現在是做二手車生意的,坦白講這些年農村戶口比城市戶口的購車比例要高得多。原因有很多,但也間接證明了,越來越多的鄉鎮,農村百姓都擁有了私家車,自然也就越來越不需要乘坐農村客運班車了。
再說購物,現在留在鄉村,鎮上的年輕人本來就不多,而且基本每個鎮上都會有一些大小不一超市,再加上網購。根本沒有必要專程跑城里一趟買東西。很多人認為,留在鄉鎮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居多,他們哪會網購?
他們的確有很多人不會網購,但他們的兒女會。即便他們的兒女身在外地,也可以直接下單,付賬,只要填上父母的地址,電話。到時老人收個快遞就行了。我很多朋友都是這種操作。所以本來留在鄉鎮的人口就不多,而且去縣城的需求也越來越少了。
需求越來越少,出行方式和渠道越來越多,農村客運班車,自然就越來越沒人坐了。
上一篇:界首到合肥的客運票價從90元調至60元,你怎么看
下一篇:鹽城長途汽車的時刻表有誰知道?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