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到襄陽多遠?
駕車路線:全程約90.8公里起點:新野汽車站1.南陽市內駕車方案1) 從起點向東北方向出發,沿朝陽路行駛420米,調頭進入朝陽路2) 沿朝陽路行駛1.9公里,右轉進入大橋路3) 沿大橋路行駛1.7公里,直行進入S1034) 沿S103行駛2.0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S3355) 沿S335行駛12.6公里,進入S3352.沿S335行駛56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二廣高速3.沿二廣高速行駛60.1公里,在襄陽西/樊城/G316出口,稍向右轉上匝道4.沿匝道行駛1.7公里,直行進入鄧城大道5.襄陽市內駕車方案1) 沿鄧城大道行駛4.7公里,朝長虹路/荊州方向,右轉進入長虹北路2) 沿長虹北路行駛2.2公里,朝春園路/火車站方向,左前方轉彎進入中原路3) 沿中原路行駛2.2公里,調頭進入中原路4) 沿中原路行駛380米,稍向左轉進入中原路輔路5) 沿中原路輔路行駛12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終點:襄樊汽車客運中心站
鄭萬鐵路在南陽幾站具體位置?
鄭萬鐵路在河南省南陽市規劃三個站。分別是方城站、南陽南站、鄧州東站。
鄭萬高鐵(河南鄭州-重慶萬州)是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客運專線,是鄭渝(鄭州-重慶)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聯系西南地區和中原地區的主要客運快速通道,兼顧沿線城際及旅游客流運輸。
鄭萬鐵路線路走向,確定新建鄭萬鐵路起于鄭州東站,途經河南省的開封市(尉氏縣境內)、長葛市、禹州市、平頂山、南陽市、鄧州東站后進入湖北省境內,經襄陽市襄城區、南漳縣、保康縣、神農架林區、興山縣、恩施州巴東縣后進入重慶市境內,經巫山縣、奉節縣、云陽縣至萬州區接上在建的渝萬客專。全線建筑長度818公里。設計行車速度為350公里/時。
感謝邀請,鄭萬高鐵在南陽一共有4站,從南向北依次是鄧州東站、南陽東站、方城站、拐河北站(越行站)。
鄭萬高鐵是鄭渝高鐵的一部分,鄭州到襄陽段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建成通車。
鄧州東站位于鄧州市莊鎮馮莊,處于鄧州市與新野縣之間,此舉也是為了方便兩地的人民。
南陽東站位于南陽市區的東南方向,是姜營機場相距不遠,高鐵站建在此處,白河也會遲早成為南陽的城中河。
方城站位于方城縣西部,是南陽這幾個站點中距離縣城最近的一個。
此外還有一個拐河北站,位于方城拐河鎮,不過拐河北站是越行站,一般不作為乘客上下使用。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鄧州市的鄧新一體化是怎么規劃的,是要合并新野嗎?
謝邀!
首先我對鄧州城市并不熟悉,了解甚少。實在無法發表自己的觀點,又應邀請無法推脫,只好網上查找推薦給朋友們,就算盡點心吧!經查閱似乎不包括新野。具體一體化方案如下:
1、鄧州發展重心在鄧新一體化,在南襄十區域經濟一體化!
2、鄧州交通十三五規劃桐柏至鄧內高速公路,屬于商務規劃,全長151公里,鄧州境長6公里,途經桑莊,小楊營,鄧州市配合南陽爭取項目立項工作及用地調整。擬將G328線鄧新鄧孟公路按一級公路改線至桑莊南、龍堰北改建,不但提高了G328線線型標準,完善了城區外環大貨車過境通行道路,而且直接聯通鄭萬高鐵鄧州東站和蒙華鐵路鄧州站,結合G207線鄧襄一級公路,解決我市城區直達兩個車站問題,同時可直接驅動產業集聚區持續發展。推動桑莊田營G328線至鄧州東站至新野王集S239線連接線建設,加強路網互通,提高高鐵服務能力,可使我市東北諸鄉鎮直達高鐵站。X003:自東向西鄧州新野交界角門、小楊營鄉鎮府、宋樓、孫莊街、宋營、夏洼、呂崗、姚李、扈廟、莘家、邱崗、止于規劃國道328上。共涉及小楊營、構林、都司、林扒四個鄉鎮。G328線二廣高速口至新野交界安眾段一級公路:起于桑莊鎮田營,途經周莊,止于鄧州新野交界安眾,路線全長10公里。S334線劉集孫莊寺至孟樓公路:起于鄧州與新野交界孫莊寺,途經劉集鎮、構林鎮、都司鎮、林扒鎮、止于孟樓鎮,路線全長46.34公里。供參考,謝謝!
正好本人是常年在外定居的新野縣人,應該具有一定的發言權,就此問題,權且發表一下自已的看法!
鄧州和新野同屬于河南省南陽市下屬的兩個縣級單位,互為鄰居,歷史上很多時候兩地是重合的,位于豫西南地區,與湖北省的襄陽市交界,其中,鄧州是縣級市,由河南省直管,新野縣是由南陽市直管,鄧州的行政級別要比新野縣高半級。
鄧州市,河南省直管市,地處河南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連荊襄,西納漢水,東接宛洛,有豫、鄂、陜“三省雄關”之稱,面積2369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141.5萬,是南陽第一多人口的縣級單位。
新野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東漢名城,劉秀起兵新野,劉備棲踞新野,三請諸葛亮,決策“草廬”對,火燒新野,馳名中外。歷史上是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全縣面積1062平方公里,境內平坦,沃野百里。
下面是鄧州、新野兩地的基本情況對比:
面積方面。截止2019年,鄧州市全市面積2368平方公里,新野縣面積為1062平方公里,鄧州行政面積是新野的2.23倍;人口方便。截止2017年,鄧州市常住人口為141.5萬,新野縣為61.3萬,鄧州市常住人口是新野縣的2.31倍;其中,鄧州的人口密度為597人/平方公里,新野縣為577人/平方公里,鄧州人口密度稍微領先新野縣;經濟總量方面。2017年,鄧州市的經濟總量為419.8億元,新野縣為278億元,鄧州高出新野141.8億元;人均GDP產值方面。2017年,鄧州市的人均GDP產值為2.97萬元,新野縣為4.54萬元,新野縣比鄧州市高出了1.57萬元,鄧州的人均GDP產值僅占新野的65%左右,差距明顯;單位國土面積產出方面。2017年,鄧州市的單位國土面積產值為1773萬元/平方公里,新野縣為2618萬元,比鄧州高了845萬元,鄧州的單位國土面積產出僅占新野的68%左右;經過以上綜合對比,不難看出,鄧州贏在人口數量、行政面積、經濟總量,而新野縣贏在人均GDP產值、單位面積產出方面,總體來說,新野縣的經濟發展質量要明顯優于鄧州市。
回到問題的本身“鄧新一體化發展”,其實,我做為新野縣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當然,有人提出這種設想,就有其合理性。
從歷史上看。鄧州市和新野縣一直是親密的鄰居,從秦漢時起,兩地地名和行政區域就經常重合,兩地的人民其實就是親人的關系,語言文化和習俗幾乎完全一致,同屬中原官話豫西南片區;從地理地形上看。兩地同屬南陽盆地核心區域,全部為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區,有白河、湍河等多條河流滋潤著兩個地方,土地肥沃,農作物產出豐富,農業發達;從區位交通方面分析。通過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出,從鄧州市境內的高鐵站至新野縣城區的距離僅有10公里,至鄧州市城區的距離卻有12.5公里,很明顯,鄧州東高鐵站對于新野縣來說,距離更近,出行更為便利,兩個城區之間的距離也不過22公里左右,可以考慮相向發展,連為一體;通過以上分析,兩地在歷史、地理地形、交通方面等方面,有著極大的相似性,確實可以考慮朝一體化方面發展。
但是,鄧州市和新野縣一體化發展,困難重重,有許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
影響力有限。必竟鄧州市和新野縣只是兩個縣級單位,經濟總量合起來也不過697.8億元,常住人口總數也僅為202.8萬,區域響力還是非常有限的;行政管轄不一致。前面講了,鄧州市是屬于河南省直管縣級市,人事、行政、規劃、財政都與省里直接掛鉤,南陽市僅為掛名而已,沒有實際的權限;而新野縣是直接受南陽市管理的,所有的權限由南陽直接審批,這就會造成在產業規劃、交通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出現省市步調不一致,從而造成兩地無法有效聯動協調發展;兩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不好協調。上面也分析了,鄧州市勝在體量方面,而新野縣勝在質量方面,那么,在產業發展和規劃上,到底是由誰來主導呢?而在產業上,兩地同質化又非常嚴重,屬于直接同質競爭的那種,不可能出現一方配合另一方的局面;綜述,短期內,根本上不存在鄧州合并新野的假設和可能,鄧州、新野兩地當初為爭奪高鐵線路走向的爭執,早已塵埃落定,而現在高鐵站位置也很好地照顧到了兩地人民的出行,現在要考慮的是,兩地如何更好聯手協同發展,共同造福兩地的人民才是當務之急,兩地一體化發展是可以探索和考慮的選項。
上一篇:你好,從九江到西安的列車有經過商丘的嗎
下一篇:南陽市到南陽各個縣城有多遠?駕車需要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