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縣什么時候可以成縣級市?
舒城想成為市最起碼還得加大力度整治。人素質差,環境差,交通特別差,本身舒城中心地帶路跟掛面條似的,還亂停,隨意調頭,再不設單行道的話,到時把競市的專家評委夾到中間哪就丑大了。
長途汽車客運沒落的原因是什么?
過去鐵路路網不發達的年代,長途汽車客運是非常火的,因為沒通鐵路的地方主要就靠公路客運,記得小時候經常看到公路上那些車頂裝著雞鴨鵝的客運汽車,那就是我對長途汽車的最早印象。后來高速公路逐步普及,長途客運汽車也逐步升級了。但是這十幾年鐵路發展也很快,很多沒有通鐵路的地方通了鐵路,另外高鐵的發展也拉近了很多地方的距離,畢竟新建鐵路速度還是比較快,而且火車票的價格也比長途汽車便宜,高鐵大量開通后,普速客車的票也相對好買了。只要客運火車能夠通達的地方,人們肯定優先選擇火車了,坐長途汽車的自然就少了,所以現在的長途客運汽車更多是運行那些沒有通鐵路的地方。當然經濟條件好的一些人自己買了車就不用去坐長途汽車了。
在遼寧,曾經的虎躍快客在節假日期間一票難求,十一前夕買票的隊伍排到幾百米遠。
縱觀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的客運站都進入了寒冰期,因為近年來隨著客運汽車站經營形勢非常不樂觀,運客量和營收迅速大幅度萎縮,關的關,停的停。長途客運沒落的因素有很多,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高鐵和私家車的普及。長距離方面,高鐵和私家車的便捷性把長途客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2、票價貴、不安全容易出事故。長途客運的票價其實并不便宜,節假日票價貴到堪比飛機票。冰雪雨霧天氣容易出事故,也讓顧客不會首選汽客。
3、服務態度差、乘坐體驗差。早年在高鐵私家車未普及之前,汽客發車的密集型和便捷性讓車票一票難求,工作人員和司乘人員態度不友好,尤其私營的客車更是服務態度差,隨意加客加價,讓乘客心生不滿。大巴車里不能隨意上廁所,路途堵車等等,讓乘客不會優先考慮汽客。
然而,不管怎么說,長途客運也曾有過黃金時期,為交通運輸貢獻過力量。做為乘客來說,多一項選擇總是好的,但汽客如果還繼續沿用原來的經營模式肯定不行。
比如日本仍保留有汽車客運,主要在實惠和服務上發力來吸引顧客。而高鐵的時間盲區和沒有私家車的乘客,應該汽客爭取的空間,犧牲一些速度來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用優惠的價格、好的服務和好的乘坐體驗來吸引客戶。
上面是我在天涯看到一位老哥的分析。
還看到其他人分析了長途汽車站沒落的原因:
安全性是大家選擇交通工具最主要考慮的因素。
長途客運汽車受司機個人因素影響太大,并且車上沒有警察、保安來維持秩序,安全缺乏保障。
長途客運汽車的司機往往沒受過良好的教育,素質普遍偏低。
人們的經濟水平也提高了,許多人都有私家車,也更舍得花錢賣服務。
長途汽車相比之下舒適度差得多
除了長途客運汽車自己的一些因素,還有其他交通工具和方式的影響,比如網約車就對客運市場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對長途客運汽車的記憶停留在氣味難聞,環境臟亂,可能真的要成為時代的眼淚了吧......
舒城離合肥比六安還近,為什么劃給六安?
舒城,別名龍舒、舒縣、廬江郡、舒州、舒鳩,行政區類別縣級行政區,下轄地區21個鄉鎮、490個行政村,在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占地面積2100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02萬人(目前可能有120萬了),著名景點有萬佛山、萬佛湖、湯池溫泉、周瑜城、百丈巖大瀑布,合肥新橋機場在舒城設有舒城城市候機樓,舒城特產舒席、舒城黃砂、舒城小蘭花,出過的名人有文翁、周瑜、李公麟、王祖賢!
1914年(民國3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21年,安徽省開始分設行政區,后又改為行政督察區,舒城縣屬第三區(專署駐六安縣)。1949年1月22日,全縣解放,縣、區、鄉、村分別成立民主政府,是年5月1日,改為人民政府,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至1985年底,屬安徽省六安專(地)區,2000年至今,屬安徽省六安市!
舒城縣一直歸屬六安地區,由六安市管轄,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舒城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舒城正立足實際,堅持科學發展觀,抓住國家大力推進“中部崛起”戰略和融入合肥經濟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大別山革命老區扶持縣等政策機遇,依托舒城優越的地理區位,緊緊圍繞抓發展、保民生、促和諧的工作大局,堅持工業化核心戰略、招商引資主戰略和城市化帶動戰略不動搖,把握穩中求快,快中求優的總體要求,謀劃實施新一輪工業、農業、旅游、城市建設四個“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實力舒城,魅力舒城,和諧舒城,幸福舒城。我們認為如果此時進行區劃和管理權屬的調整,只會耗費時間,貽誤發展時機,不僅會動搖舒城縣干部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會影響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為此,舒城縣繼續由六安市管轄較為妥當!
舒城縣
舒城,古稱龍舒,隸屬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是合肥、六安、安慶三市交匯處。介于東經116°26'—117°15'、北緯31°01'—31°34'之間,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49.5千米,總面積2100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舒城縣下轄15個鎮、6個鄉,常住總人口76.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2.624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9.783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7.62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5.219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7.3:45.0:37.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22506元。舒城是中國龍文化發源地之一,全國十三家梁祝文化發祥地之一。古代有西漢羹吉候劉信、教育家文翁,三國吳軍統帥周瑜,宋代大畫家李公麟,明代刑部尚書鄭時、吏部尚書秦民悅,近代有被周總理譽為共產黨初期情報戰線“三杰”之一胡底、國家政治經濟學界泰斗陶因等。歷史沿革夏、商時期,屬揚州。
西周武王克紂后,封功臣偃姓子爵于此,立為舒國,后分立舒庸、舒鳩、舒蓼、舒龍、舒鮑、舒龔,史稱“群舒”。舒城縣是群舒地域之一部分。
春秋戰國時期,周祚勢衰,諸侯爭霸,“群舒”勢弱,周定王六年(前601年)楚莊王滅舒蓼。周簡王十二年(前574年),楚共王滅舒庸,周靈王二十四年(前548年),楚康王命令尹屈建率師滅舒鳩。至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年),前后百余年間,群舒先后為楚所滅。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舒縣。翌年,別置龍舒縣。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封楚王英舅子許昌為龍舒侯,領舒縣、龍舒縣,改稱“龍舒侯國”。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初屬魏、后屬吳。
西晉時屬揚州廬江郡。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置舒城縣,屬淮南道廬州。
北宋時屬淮南西路廬州。
元時,初屬江淮行省,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屬河南江北行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直隸中書省廬州府,永樂十八年(1420年),屬南直隸廬州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廬州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廬州府。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安徽省開始分設行政區,后又改為行政督察區,舒城縣屬第三區(專署駐六安縣年)。
1949年1月22日,全縣解放,縣、區、鄉、村分別成立民主政府,是年5月1日,改為人民政府,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年—1985年底,屬安徽省六安專(地)區。2000年至今,屬安徽省六安市。行政區劃截至2012年,舒城縣下轄15個鎮:城關鎮、曉天鎮、桃溪鎮、萬佛湖鎮、千人橋鎮、百神廟鎮、杭埠鎮、舒茶鎮、南港鎮、干汊河鎮、張母橋鎮、五顯鎮、山七鎮、河棚鎮、湯池鎮,6個鄉:春秋鄉、柏林鄉、棠樹鄉、闕店鄉、高峰鄉、廬鎮鄉,490個社區與行政村。舒城縣政府駐城關鎮。
上一篇:從滕州市里去東站需要坐幾路車?
下一篇:大連的長途汽車站售票處在哪?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