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巨匪張慶,擁有了3萬多土匪,如何被官軍徹
民國時期,河南是土匪的重災(zāi)區(qū)。僅在二三十年代,河南的土匪就達到了五十一萬人之多,用無處不土匪來形容,也是毫不未過的。這這些土匪當(dāng)中,多半都是農(nóng)民,他們因為天災(zāi)人禍,最終成為土匪,也上演了一段段傳奇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民國悍匪“老洋人”張慶,就是他們之中非常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一個。
一、從軍閥變成土匪。
張慶是河南汝州人,出生于19世紀末期,家境貧困,十歲的時候父母先后病故。張慶長大后身材魁梧,面相酷似洋人,所以人們就給他取了老洋人這個外號。1911年秋天,豫西一帶遭受了嚴重旱災(zāi),再加上官府橫征暴斂,張慶就與哥哥張林一起參加了白朗起義軍。不過張林后來戰(zhàn)死,白朗起義也在1914年的時候失敗,張慶就返回老家,投到了河南都督趙倜之弟趙杰率領(lǐng)的宏威軍中效力。
到了1922年的時候,張慶已經(jīng)是宏威軍的連長了,但是宏威軍卻被馮玉祥打敗,后來吳佩孚又勒令宏威軍解散。張慶沒地方可去,就帶著三百多散兵拉桿子起事,一路上經(jīng)過伏牛山、外方山和熊耳山一帶,最后來到陜州。由于一路上投奔張慶的窮人很多,等張慶來到陜州城下的時候,人數(shù)已經(jīng)達到千人。
那時候豫西地瘠民貧,素來又是蹚將的產(chǎn)地,所以很多人都因為貧困和饑餓而渴望成為豪強人物,這也是張慶之所以可以快速發(fā)展的原因。
當(dāng)時陜州的守備是丁保成,他聽說來人是張連長,所以就開門投降,大擺筵席來招待張慶,還將自己的部隊交給了張慶。原來,丁保成原先與張慶在宏威軍結(jié)識,關(guān)系處得很好,后來丁保成投了他處這才斷了聯(lián)系。
故人相見,張慶很高興,便讓丁保成當(dāng)自己的參謀長。在加入了丁保成的部隊后,張慶勢力大增,稍事休整之后,便開始往陜西活動,但是在潼關(guān)遭到了陜軍和豫軍的兩面夾擊,張慶于是不得不返回豫西一帶活動。
不久之后,張慶先后降伏了30余桿大小土匪,人數(shù)達到七八千人,張慶本人被推舉為總架桿,成為這股土匪勢力的首領(lǐng)。盡管張慶是為了反對軍閥而拉桿子的,他甚至還一度不讓手下擾民,頗有點農(nóng)民起義軍的意味。但是如此龐大的部隊,如果不擾民,吃喝都成問題,更不用說打仗。所以實際的情況是,張慶本人不管,但是他的部下可沒少干掠奪百姓的事情。
隨著張慶勢力的逐漸擴大,吳佩孚和馮玉祥感到十分不安,于是派兵遣將,對張慶進行三路圍剿,試圖一舉將張慶消滅在豫西。張慶雖然沒什么文化,但是他可是在正規(guī)軍中混過的,還當(dāng)過連長,是一個有膽識和謀略的土匪。所以他制定作戰(zhàn)計劃,率領(lǐng)部隊突出了重重包圍,從豫西一直打到皖西。
一路上,張慶讓部下打著“河南建國軍”的旗號,吶喊著“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口號,竟然又吸納了大批人去投奔他。就這樣,張慶的勢力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張慶來到皖西之后,又馬不停歇地打到皖東,連克上蔡、項城和沈丘,最后占據(jù)新蔡稍作調(diào)整。
二、張慶智取阜陽城。
張慶的目標其實是阜陽縣,一個可以讓張慶發(fā)大財?shù)牡胤健?/p>
阜陽是原安徽省督軍、安武軍長官倪嗣沖的老家,倪嗣沖在1920年直皖戰(zhàn)爭中失敗,被迫移居天津。但是倪嗣沖從1913年就開始搜刮民脂民膏,在阜陽還開了兩家錢莊。他的女婿,也就是時任皖南鎮(zhèn)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長王普在阜陽也有錢莊。
縣城中有安武軍的一個團,團長是倪嗣沖的本族子弟倪金鏞;還有一個保安團,團長是倪嗣沖的親侄子倪道煦。
張慶的目標其實很明確,那就是拿下阜陽城,將倪氏財產(chǎn)據(jù)為己有,以此來發(fā)展壯大自己。不過張慶也知道,自己槍少,很難拿下阜陽城,所以他決定智取。張慶在新蔡安定下來之后,找來了十幾個精明強悍的蹚將,讓他們喬裝打扮成客商和小販,偷偷混進了阜陽城。
一日,倪道煦因為喝花酒勞累過度,在床上睡得死沉死沉的,倪金鏞也因為出城去鄉(xiāng)下購買土地不在城內(nèi)。而且當(dāng)天阜陽正在開花會,城南城西都在擺臺子唱戲,各路官員和軍官士兵都在看戲,城上守兵很少,只有幾個放哨的。張慶派去的蹚將在探得情況后將消息傳給張慶,張慶便帶著大隊人馬來攻打阜陽。
城內(nèi)的土匪放黑槍將放哨的士兵打死,然后打開城門,張慶帶著幾千人魚貫而入,在城內(nèi)大肆燒殺搶掠,城內(nèi)頓時一片混亂。由于城內(nèi)的守軍群龍無首,士兵們在見到土匪之后竟然一哄而散,逃出城去了。
張慶在城內(nèi)搶劫了4天,把倪氏家族的強壯搶劫一空,還搶到了很多煙土和金銀。而最讓張慶高興的是,他找到了倪嗣沖藏在城內(nèi)的3000多桿步槍,13挺機槍和200萬發(fā)子彈。
直到4天之后,有人把消息報告給了時任安徽省督軍馬聯(lián)甲,馬聯(lián)甲曾今是倪嗣沖在安武軍的手下,他帶著幾萬人馬前來剿滅張慶。張慶見管兵多,便見好就收,便讓手下扛著繳獲的戰(zhàn)利品撤出了阜陽。
三、老洋人綁架洋人,制造國際事件。
由于在阜陽的收貨頗豐,張慶軍中士氣大振,于是決定打回豫西。一路上,張慶軍關(guān)五關(guān)斬六講,十分順利。在打到息縣的時候,張慶看到了一個教堂,于是便綁架了美國牧師巴林父子。張慶為什么要綁架洋人呢?
自義和團運動之后,清朝和民國政府都極力保護洋人,無非就是為了不得罪列強。在土匪中也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那就是不要動洋人,因為只要動了洋人,官府就一定會派兵清繳;如果不動洋人,官府也就不會那么認真了。但是在張慶看來,他拉桿子的目的就是反對軍閥和豪強,列強欺負中國,他認為洋人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后來張慶在很多地方都抓了洋人牧師和傳教士,每次遇到官兵圍剿,張慶就把洋人推到部隊的前面去,讓官兵不敢開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張慶離去。
不過張慶抓洋人的事情,還是被英美等國知道了,他們向當(dāng)時的北洋政府施壓,北洋政府任命陸軍第十四師師長靳云鶚為豫省剿匪總司令。靳云鶚是北洋軍閥中一個很能打的將領(lǐng),他率領(lǐng)一個師,會同新任河南督軍張福來的一個師,吳佩孚嫡系部隊的二十四師的一個團,以及湖北督軍蕭耀南的一個混成旅,對張慶發(fā)起了進攻。
敵人來勢洶洶,張慶也沒有自亂陣腳,他做出決策,將部隊分成三路大軍,決定將敵人化整為零,各個擊破。戰(zhàn)斗持續(xù)了一個多月,張慶部隊減員三千多,武器裝備也損失很大,雖然沒有突圍成功,但也沒有被打垮,而且張慶手上還有7名洋人肉票,所以官兵竟一時奈何不了他。
就在相持不下的時候,靳云鶚派人去招安張慶。張慶覺得再打就打沒了,所以就接受了靳云鶚的招安。經(jīng)過幾天的磋商,雙方達成協(xié)議,張慶釋放所有洋人肉票,所部被改編成兩個游擊支隊,共12個營,由張慶和張得勝(張慶以前收編的土匪頭子)分別擔(dān)任正副隊長,駐扎在寶豐和陜縣一帶。
靳云鶚在完成任務(wù)之后就走了,再也不管張慶了。張慶便以清繳土匪為名,將四周團練的人員和槍支給吸納進自己的隊伍,以擴大勢力;與此同時,張慶還不斷向靳云鶚索要軍餉,靳云鶚不愿意給,張慶就向地主攤派錢糧。張慶的手下也開始偷偷摸摸地出去干起了老本行,目標也是那些大戶人家。
時間一長,那些鄉(xiāng)紳土豪被張慶明里暗里搞怕了,所以就聯(lián)名向吳佩孚狀告張慶。吳佩孚就決定讓張慶離開豫西,讓他去豫東“就食”。
四、張慶挫敗吳佩孚的陰謀。
1923年春夏之際,張慶被任命為豫邊游擊司令,率部移防商丘。張慶來到商丘之后,繼續(xù)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官兵的招牌,干著土匪的勾當(dāng)。他不但向當(dāng)?shù)匕傩諗偱闪烁鞣N苛捐雜稅,還秘密聯(lián)絡(luò)了附近各股土匪勢力,儲蓄力量,伺機而動。
張慶在商丘的舉動被吳佩孚得知,他原本就對張慶擾民有所不滿,再加上吳佩孚十分擔(dān)心頗懂謀略的張慶被奉系軍閥或者皖系軍閥拉攏過去,這樣就對自己十分不利,所以他決定讓張慶去四川幫助與自己關(guān)系比較好的軍閥揚森打仗,以此來消耗張慶的勢力,解除他對自己的威脅。
張慶是何等狡猾,他一眼就看穿了吳佩孚的心思,所以直接拒絕了吳佩孚的要求。張慶也知道有各路軍閥對自己有意,所以他也不怕得罪吳佩孚。恰在那個時候,吳佩孚得知奉系軍閥已經(jīng)派人去策反張慶了,他十分著急,所以一面對張慶好言相勸,一面又秘密派遣蘇、魯、皖、豫、陜五省派遣四萬大軍對張慶實施圍殲。
可是張慶也不是吃素的,他常年混跡在軍閥之間,自然對各方面勢力都保持著戒心,所以他的探子那是遍及各地。1923年十月上旬,張慶得到探子回報,說有山東、安徽和江蘇等幾路大軍向豫東活動。
張慶判斷這是沖著他來的,所以他把自己的部下全部召集到鹿邑縣來,打開牢房,讓犯人充實到自己的隊伍中來,然后放任部下打死搶劫,接著把部隊分成兩部分,分別由自己和張德勝率領(lǐng),向西逃去。
好在張慶察覺得早,跑得也快,官兵硬是只有在后面追他的份。盡管后來在許昌被靳云鶚給打了一頓,死傷了不少人,但是張慶還是一路逃到了許昌南部地區(qū),徹底粉碎了吳佩孚的陰謀詭計。
五、張慶勢力達到鼎盛。
后來,張慶又跑回了豫西,他一面逃避官兵的圍剿,一面攻城掠寨,其實力不但沒有因為與管兵作戰(zhàn)而損傷,反而有更多的人加入他的部隊。再加上張慶又拉了很多土匪頭子入伙,張慶的部隊人數(shù)一下子有達到了七八千。
在實力得到補充之后,張慶決定躲過河南官兵的圍剿,從丹江進入湖北。11月23日,張慶來到豫南淅川縣的李官橋鎮(zhèn),這個鎮(zhèn)子與湖北隔江相望,是張慶當(dāng)時進入湖北的必經(jīng)之地。
但是李官橋鎮(zhèn)民眾對張慶這股土匪進行了頑強抵抗,張慶氣急敗壞,趁夜色殺進李官橋鎮(zhèn),并對李官橋鎮(zhèn)的百姓進行了大屠殺,4300多名百姓被殺,2.6萬間房子被燒毀,無數(shù)財產(chǎn)被張慶搶走。
1923年11月下旬,張慶來到湖北鄖西縣城稍作修整,期間要求百姓提供飲食,還搜刮錢財,把婦女劫持到營地糟蹋。張慶的部下甚至連那些抱小孩的婦女也不放過,他們殘忍地把小孩扔在地上,然后將婦女掠走。
很多婦女因為被輪番糟蹋而致殘致死,甚至還有一個12歲的小女孩,被數(shù)人輪番糟蹋之后,氣息奄奄,數(shù)日后才死去。鄖西縣城一帶被糟蹋的婦女多達數(shù)百人,被糟蹋致死的婦女也達到了一百多人。
與此同時,很多陜西,湖北和河南的土匪在被官兵清繳之后,聽說張慶在鄖西,所以紛紛來投,張情所部的人馬很快就急劇膨脹,達到了三萬人,還擁有騾馬2500頭,來福槍5000支,機槍和小跑各數(shù)架,長槍,鳥銃和大刀無數(shù)。
此時張慶的勢力可謂是達到了鼎盛,但是張慶知道,部隊人數(shù)雖然很多,但都是烏合之眾,無法形成很強的作戰(zhàn)能力;再加上湖北官兵在得知胡慶的惡行之后,也開始對張慶進行圍剿。所以張慶就覺得去四川是不可能了,便離開湖北,帶著部下來到了陜西境內(nèi)。
六、官兵沒有殺死張慶,卻死于內(nèi)訌。
陜西官兵早就對張慶有所防范,張慶剛一進入陜西,就被陜西軍圍困在丹鳳縣的龍駒寨之中。甘肅,寧夏和青海的軍閥聽說張慶進入了陜西,也十分惶恐,因為西北地區(qū)的土匪也很多,他們擔(dān)心張慶萬一到了西北,就會引發(fā)本地的匪患勢力重新高漲,所以就紛紛派兵到邊境上,防止張慶進入。
可是張慶此時的心思突出重圍,可沒想過軍閥們的感受。張慶在與官兵斡旋大半個月之后,決定返回湖北迂回到棗陽,然后再通過棗陽進入河南。
張慶在逼近襄陽的時候,那里的傳教士對他非常害怕,所以就乘船到漢水上避難,一旦有事就開船逃走,可見張慶在洋人眼里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張慶在攻克棗陽之后,焚燒縣衙和房屋數(shù)百間,燒死百姓和士兵200余人,綁架了數(shù)百名肉票。張慶綁架了美籍女傳教士吉倫女士,打傷數(shù)名男傳教士。教會拿出十萬元和手槍步槍各500支去贖吉倫女士,張慶不肯。
1924年初,鄂豫陜各軍與張慶作戰(zhàn),張慶感覺子彈不足,再加上不斷有來歸附的土匪離去,張慶決定返回豫西。張慶挾持吉倫女士,帶著部隊先來到豫東,遇到了靳云鶚部下的打擊,張慶不得不選擇從京漢線石橋站與臨穎站之間折回豫西。
當(dāng)張慶大軍經(jīng)過京漢線的時候,由于匪勢太大,護路軍警不得不退避三舍,京漢線七八趟火車也因此而避讓張慶路過,這件事當(dāng)時在國內(nèi)外造成了很大的反響。
在經(jīng)歷了一個多月,長達1500多公里的晝夜行軍和作戰(zhàn)之后,張慶終于回到了豫西。但此時的張慶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疲憊不堪。盡管如此,張慶回到河南的消息,還是讓河南人民很恐慌,張慶所到之處,人老百姓要么堅壁清野,要么逃亡一空。而張慶所部因為無處就食,也是怨聲載道,人心浮動。
1924年1月下旬,張慶所部被被官兵圍困在陜縣西北山中的老爺頂。此時張慶的處境已經(jīng)十分不妙了,彈藥奇缺,糧食匱乏,他開始變得暴躁易怒,動不動就打罵手下,很多人開始對她心存不滿。
部隊境況不佳,參謀長丁保成也很著急,他便派遣李二黑去與官兵接洽,看看是否有招安的可能。當(dāng)然,這一切都是張慶不知道的。可是這個李二黑做事不隱蔽,竟然被張慶發(fā)現(xiàn)了。張慶要殺了李二黑,丁保成力保。張慶不明就里,就對丁保成說,這不關(guān)你的事。
丁保成心里有鬼,也不好辯解,他見張慶執(zhí)意要殺李二黑來殺一儆百,一時著急,便對張慶說,既然如此,大家散伙吧。
此話一出,張慶心中無味雜成,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人,居然說這樣的話。張慶頓時大怒,從座位上跳起來準備去掏手槍。可還沒等張慶掏出手槍,只聽見一聲槍響,張慶應(yīng)聲倒地。原來,另一個主張招安的匪首見形勢不妙,早就提防著張慶,他見張慶掏錢可能要殺丁保成,所以就先下手為強了。
張慶雖然中了槍,但是沒死,不過他的隊伍大亂,有些匪首帶著自己的人逃走,丁寶成則帶著一部分人投降了官兵,他還被官兵吹捧為“生擒老洋人”的大功臣。而那個被綁架的女傳教士吉倫女士,也因此而獲救。
不久之后,老洋人被槍斃。自此,民國時期最強悍的土匪之一的老洋人成為歷史。老洋人雖然死了,但是依然有很多土匪打著他的名號為非作歹,可見老洋人這塊招牌是多么響亮。
(1)河南新野公交客車招標公告:
河南巨匪張慶,臨汝縣人,因為長得人高馬大,黃頭發(fā)高鼻梁,有點像洋人,估計有點穆斯林血統(tǒng),所以人送外號“老洋人”,1886年出生,10歲那年父母病死,跟哥哥張林相依為命,辛亥革命時一起投奔當(dāng)?shù)氐陌桌闪x軍,這個白郎也是一號人物,當(dāng)年他率領(lǐng)部隊公然反抗袁世凱,袁派出的部隊悉數(shù)被滅,大怒之下讓段祺瑞率20萬重兵圍剿白郎,最后才兵敗被殺,哥哥張林也被打死,張慶轉(zhuǎn)投河南督軍趙倜帳下,混了個連長。1922年直奉戰(zhàn)爭時,趙倜被馮玉祥打敗,殘兵有的被吳佩孚收編,有的則落草為寇當(dāng)起了土匪,張慶就是其中之一,當(dāng)時張慶帶著300多人在中牟縣拉桿起事,本想帶著弟兄們發(fā)財,可是所到之處都被戰(zhàn)火摧殘,遍地貧瘠,沿途都是逃命乞討的農(nóng)民,張慶在痛恨軍閥混戰(zhàn)之余陸續(xù)將流民收編,打算走西口,還提出口號“所到之處,不要銀錢,不拉票”,此舉獲得很多人響應(yīng),到了陜州時,隊伍已達千人,當(dāng)時陜州守備寧保成和張慶是老相識,所以立刻就和張慶合成一伙,打到潼關(guān)時遭到了陜西督軍劉鎮(zhèn)華的強烈還擊,張慶放棄進攻潼關(guān),在靈寶縣周圍盤踞下來,一邊打劫過往走西口的商販,一邊收編貧苦農(nóng)民擴充人數(shù)。
很快,張慶的勢力越來越大,還聯(lián)絡(luò)了周邊的大小土匪搞起了聯(lián)盟,張慶自任大首領(lǐng),手下嘍啰上萬人,這時河南督軍馮玉祥深感不安,率大軍來殲滅這股土匪,張慶提前得到消息率領(lǐng)部眾向東轉(zhuǎn)移,不僅連下項城、沈丘、新蔡等城,還打下了阜陽城,洗劫了當(dāng)時安徽督軍倪嗣沖的府邸,搶了他的商號、當(dāng)鋪,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了倪嗣沖藏在老家的軍火庫,張慶一下子武裝了5000多枝步槍,300萬發(fā)子彈,還有機槍、大炮,人數(shù)擴張到數(shù)萬人,實力大增,撤出阜陽城時,還綁架了一批值錢的肉票,其中就有幾個天主教堂的洋人。
壞就壞在綁架的這幾個洋人,讓此事件從燒殺搶掠的土匪變成了影響極壞的國際事件,本來各地剿匪都力不從心,但這次列強給了壓力,情況不一樣了,曹錕和吳佩孚都親下命令河南和周圍省各地駐軍圍剿竄匪張慶,于是張慶成了眾矢之的,14師長靳云鶚、河南督軍張福來、湖北督軍蕭耀南均出兵圍剿,各張貼告示,擊斃張慶的賞大洋1萬塊,救出洋人的加官進爵,眼看不妙的張慶先讓部隊分散到山里打游擊,但圍剿的北洋軍并未罷休,于是張慶決定談判招撫。
幾經(jīng)談判后張慶被招撫改編,1923年張慶編為豫邊游擊司令,移防商丘,問題是當(dāng)時正發(fā)生著震驚國內(nèi)外的臨城劫車案,吳佩孚根本不相信張慶真正投降,不給他糧餉,于是張慶縱容部下打家劫舍,開始重操舊業(yè),為了讓這支土匪軍自生自滅,吳佩孚令張慶將部隊開往四川支援楊森,張慶心知肚明吳佩孚的歹心,拒絕軍令,一怒之下的吳佩孚令蘇、魯、皖、豫、陜五省調(diào)集重兵圍剿張慶,這次是動真格的,拒絕講和,拒絕任何妥協(xié),張慶眼看打不過,竄逃湖北勛西、陜西商洛,在湖北棗陽大部被殲滅,張慶率領(lǐng)著殘余土匪潛回豫西,此時土匪內(nèi)部怨聲四起,人心躁動,不久內(nèi)訌,張慶被土匪李二黑放冷槍打死,剩下的作鳥獸散。
上一篇:國家批復(fù)的中原經(jīng)濟區(qū)規(guī)劃,提出支持南陽建設(shè)
下一篇:河南有哪些龍頭企業(yè)?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