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眾高溫假不尋常,產能或受影響,工人開啟暑期游
近期,上汽大眾安亭工廠將自7月起停產一周的消息引發各界的廣泛關切和探討。針對該事件,眾說紛紜,有人提出質疑:是不是企業經營狀況堪憂?抑或象征著德系車在我國汽車市場的下滑之勢?
德系車的傳統高溫假與市場淡季的疊加
近日,針對多家中外合資企業放假享清涼的情況,上汽大眾并未停滯不前。然而與歷年相比,今年該公司更加強調夏季維修保養工作,意欲通過節能降耗來緩解當前市場壓力。盡管此舉可能引發短期成本削減,關于此類策略是否能助其在華市場競爭中穩固地位,仍需時間檢驗。
上汽大眾的市場地位與銷量下滑
作為國內汽車市場佼佼者的上海大眾,于2018年憑借2,065萬輛的驕人銷量摘得桂冠,坐擁全年銷量冠軍寶座,更是連續第四年蟬聯乘用車銷量冠軍。然而,盡管德國大眾具有強大韌性,但在2019年初中國車市持續低迷的壓力下也難以獨善其身。此現象揭示了市場環境的復雜和不確定性。
大眾集團在中國的挑戰與全球銷量下滑
盡管我國被視為大眾汽車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之一,然而在2019年,集團業績顯著下滑,進一步影響了整體銷量。這一趨勢恰如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年初所料,他預期在中國等多個關鍵汽車市場,今年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當前,迪斯的預言得到驗證,引發了社會對大眾在華前景的深度思考。
德系豪華車的逆勢增長

雖然全球汽車銷售整體下行,但德國豪華品牌,特別是奔馳、寶馬和奧迪呈現出強有力的復蘇勢頭。據統計,截至2019年5月底,寶馬在華累計銷量已達到28.9萬輛,同比增長15.9%;奔馳也緊隨其后,累計銷量達到了28.8萬輛,僅微漲1.6%。這一數據無疑給市場注入了動力。然而,同樣來自德國的汽車品牌,豪華車與普通車型的命運為何如此迥異呢?
中國整體車市的影響與消費者購車能力的變化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學院專家殷承良指出:受國內車市低迷影響,德國車企在華銷售呈現疲軟態勢,逐漸成為焦點話題。面臨不斷增加的房價及教育成本,選擇高品質車型的消費者手中可動用的購車資金愈發短缺,這對德國主流汽車制造商構成了嚴峻考驗,迫使他們需積極應對市場困境。
德系車的品牌力與產品力的優勢
伴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殷承良教授審慎而積極地觀察著德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態勢。他深信,憑借德國汽車的卓越品牌形象以及產品實力,其在中國龐大市場的競爭力非凡,能經受住各種壓力并展現出穩健性能。然而,德系車能否持續保持差異化的品牌與產品特色將直接影響其未來走向。這一認識為德國汽車開辟了一條充滿潛力的發展道路。
上汽大眾的市場表現與未來展望
上海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閣下持積極觀點。雖尾氣排放丑聞影響了vw大眾在中國車市的占有率,降低了0.5個百分點(從最初的8.5%降到后來的9.07%),但vw大眾的年度銷售額較之去年同期提高,此增幅超越了整體行業平均水平,令業界對該企業充滿信心。不過,車市復雜多變,加之競爭激烈,能否保持優勢尚待觀察。
上一篇:三亞參團旅游攻略:費用、注意事項全知道
下一篇: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