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剝離非主業資產 福田汽車在布什么局?
6月4日晚間,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安凱車橋30%股權,掛牌價3645.24萬元。交易完成后,該公司不再持有安凱車橋股權,這將有利于公司聚焦資源投入主營業務。安凱車橋主要從事汽車車橋及配件的開發、制造、銷售等業務。 相關資料顯示,安凱車橋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生產車橋產品的公司。由安凱汽車、北汽福田、曙光汽車共同發起成立,股權比例為4:3:3。近年來受大環境影響,2019年,安凱車橋虧損750萬元。2020年第一季度,其凈利潤為虧損700.92萬。 安凱車橋不是福田在近段時間以來第一次的旗下資源優化。從2020年初開始,福田汽車先后出售了河北雷薩51%股權,轉讓懷柔重型機械工廠的部分資產和旗下沖壓工廠沖壓業務涉及的資產及負債。 如何理解福田持續剝離非主業資產背后的邏輯?福田汽車究竟在為什么做準備?汽車預言家通過資料梳理,解讀福田持續剝離非主業資產背后的思考。1 新基建帶來的商用車新機遇商用車作為生產工具,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資料顯示,在2010-2019年十年間,商用車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年銷量穩定在400萬輛以上。尤其近三年(2017年到2019年),商用車市場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2018年,受貨車市場增長拉動,我國商用車銷量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428萬輛和43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7%和5.1%。進入2019年來,商用車市場繼續表現良好。2019年全年中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36萬輛和432.4萬輛,產銷增幅均好于乘用車。 根據此前福田汽車的銷量快報,2019全年北汽福田全年完成銷售54萬臺,相較去年的51.2萬臺,同比增長5.45%,是中國汽車企業中少數正向銷量增長的汽車企業。 從諸城車輛廠開始,福田從商用車起家,布局完善了商用車周邊大大小小多大百余家的企業,包括商用車、金融、專用車甚至還包括乘用車。這些非主營業務的影響,嚴重拖撤了福田汽車前進的步伐,拉低了福田汽車的整體業績。 “福田做商用車起家,有基礎,有優勢,中國國情和城市運營管理對商用車也有很大需求。”福田汽車董事長張夕勇曾經對外表示,現在聚焦的目標明確,就是要突出主業,卡車全系列提高市場占有率,做好大客車、皮卡等業務,抓好生產線質量和零部件質量,做中國商用車第一品牌。 在不少分析人士眼中,相比整個汽車行業,商用車仍然保持一枝獨秀的發展態勢,跑贏了行業。在穩預期、穩投資的宏觀背景以及老舊車型加速淘汰的背景下,商用車的增長態勢較為明顯。福田在這一背景之下,聚焦商用車業務,就是希望在這樣向上發展的市場中繼續拓展自己的業務深度。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曾經對外表示:“商用車行業發展與經濟密切相關。宏觀經濟持續向上,這是商用車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有這個基礎,商用車的發展還是可以保障的。” 此外,行業相關人士對外表示,在疫情重創之下,國家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這也是商用車短期一個重大的機遇,商用車企業在未來還將有明顯的上升空間。從這個角度分析,福田汽車專注的商用車市場還有巨大的空間毋庸置疑。2 新四化下的商用車:“沒有技術實力很難活下去”在連線中,多位專家學者表示,當前商用車市場在巨大的機遇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一方面,市場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另外一方面,新四化的推進讓所有的商用車企業都面臨著轉型的風險。 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商用車的智能網聯化。 在不少分析人士眼中,商用車是目前行業中有望最先實現智能網聯的細分產品。1)商用車對于成本節約、安全管理的需求更為迫切,對B端的服務需求和來自G端的監管需求較強,有明確的付費方;2)商用車的部分應用場景更適合試點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如在封閉園區、封閉道路和礦區、碼頭、港口等,而另外一些場景有較為清晰的商業模式,如公交車、出租車、物流卡車等。 “商用車是生產資料,更注重使用效率和成本節約,乘用車是消費品,更傾向于駕駛者的用戶體驗。同時,由于商用車體積龐大,駕駛難度高,對于駕駛安全的需求更為強烈,”行業觀察人士認為,目前商用車的智能網聯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并且在市場的驗證下不斷的更新迭代。“如果有企業沒有跟上這個趨勢,那么將很有可能被甩掉”。 如上述智能網聯給汽車產業帶來的變革一樣,目前整個商用車市場正處于市場快速變化之中,智能網聯、無人駕駛、5G等等技術都在推動商用車產業快速迭代。2020年以及未來,商用車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此前介紹,目前國內擁有超過80家的商用車企業(不含改裝車企),整體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雖然說市場競爭激烈但不及乘用車,在市場“寒冬”來臨之時,商用車企業的忍耐性也高于乘用車企業。但是,隨著產品升級的提高(如排放標準等),以及外資企業的進入,下一步商用車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殘酷。“如果沒有真正的技術實力,那么你很難再生存下去;市場集中度的提高,產品的科技提升,是大勢所趨。” “國家已經提出股比開放,未來國內的市場,國際巨頭也會進來。所以,接下來商用車行業的競爭,就不像原來那么簡單,而是國內市場國際化。這方面的競爭壓力可能會比我們想象中來的要更快一些,如果不聚焦的提升產品技術提升,企業將陷入巨大的危機。”陳士華如是說道。3 攥緊拳頭向商用車新四化投入正如上文所言,商用車市場競爭過于激烈,車企必須要集中力量在商用車產品技術的攻關之上,這也是福田為什么不斷剝離非主業資產,聚焦商用車業務的根本原因。 2019年,福田完成營業收入469.66億元,同比增長14.4%,受益于將連連虧損的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沃汽車”)剝離,全年實現扭虧,凈利潤達到1.92億元,但扣非后的凈利潤虧損額仍達到16.14億元,這也是該公司自2014年以來扣非后凈利潤第6年出現虧損。 福田之前的諸多業務盡管盈利情況不錯,但并不是圍繞商用車核心展開,是過去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傳統業務。對于福田而言,似乎并不想被這些業務所牽絆。“面向未來的商用車技術產品轉型需要大量資源,必須要集中所有力量集中攻克商用車的技術突破。” 此前,福田曾明確制定“三年行動計劃”,確立了戰略方向,堅持商、乘并舉,商用車第一品牌不動搖的發展方向。同時還明確了,將繼續圍繞“戰略引領、聚焦價值、精益運營、突破發展”的經營方針,推動業務實現有質的高增長,進而推進各項管理工作。目前,福田已經在氫燃料電池客車的技術研發、整車制造領域與豐田汽車展開了深度合作,并約定了福田將圍繞氫燃料電池整車開發、測試、量產等環節發力,以實現在2020年將合作的氫燃料電池車推向市場,從而確立福田在氫燃料汽車層面的領先發展地位。同時,福田還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改變未來物流業態和行業運營模式。以智能化軟、硬件體系為出發點,進而推動商用車智能升級,提速物流新業態發展。該項業務的開展也預示著福田汽車將在智能計算平臺、智能網聯、智能互聯、智能制造、云服務和信息化等領域儲備能力促進行業變化。 可以看出,福田還在針對未來領域做出充分布局,從而嘗試掌握行業發展的先機。此前,汽車預言家曾在采訪相關證券人士后得知,作為中國最大的商用車企之一,北汽福田目前已經開始通過調整加強內部結構優化,未來的發展目標將從此前的規模型企業向“高盈利型企業”開始轉變。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上一篇:北汽福田,上汽大通等領銜3款FCEV登榜第15批《車
下一篇: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