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老城,帶你尋味巷子里的老味道
安順距貴陽僅90公里,卻濃縮了貴州的山水精華,其實不止招牌黃果樹大瀑布,安順城區也同樣值得造訪。安順老城中,稀世石雕隨文廟難得保存了下來,儒林路青石板老街還是舊日模樣,身穿鳳陽漢服的婦女自然地走在街上……當然,安順也是一個美食天堂,街頭有數不清的小吃店,似乎每家都有獨門絕技,讓簡單的食材變成一碗碗舌尖上的誘惑。
逛逛老城區
去看獨一無二的鏤空龍柱
游走安順老城,你能輕而易舉來個“文武雙全”,供奉孔子的文廟和供奉關公的武廟相隔不遠,可以一并參觀。

以石雕叫絕的安順文廟是古建迷不容錯過的精品,進入古色古香的大門,精雕細刻的石牌坊就已先聲奪人,之后大成門與大成殿門口各一對石龍柱是安順的“鎮城之寶”,距今已有600多年。尤其是大成殿前那兩根用整塊石材透雕而成的大柱,石龍在祥云間盤繞飛舞,“懸浮”在石柱之上,工程難度和工藝水平都令人嘆為觀止!
不遠處超迷你的武廟規制齊備,也有不少細節可看,別忽略巧妙連接大殿的石柱和像八卦一樣的泮池。
讓時光交錯的儒林路老街
想感受老安順氣息,就去儒林路看看,這條擁有百年歷史的老街,至今仍保留著光滑的青石板路,路旁有不少清末民初的木瓦老宅,臨街店面是一家挨著一家的老字號小吃店,充滿市井煙火氣。老街也是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取景地之一,近年來作為歷史街區改造重建,正處在新舊交替的當口上。

人文古跡與悠閑生活同在
在安順老城,還有不少古跡值得探尋。虹山湖公園是市民喜愛的休閑之地,湖面上長長的木棧道通向喀斯特山水的詩情畫意,登上山頂還能俯瞰老城區;王若飛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黔中四合院,旁邊的紀念館記錄了這位忠誠坦蕩的老革命家的一生;始建于明朝的東林寺是老城的佛教活動中心,如今香火依舊;元代建造的西秀白塔坐落在城中心的西秀山上,夜晚燈光亮起時晶瑩閃耀,點綴著老城的夜空。

小吃過街調
“小吃過街調”是安順傳統小吃的統稱,受地理位置、移民文化和多民族影響,安順美食不僅海納百川,口味交匯四方,還有獨特的創新,絕對值得你專程前往。

安順的小吃藏在哪?
安順地道名小吃主要集中在老城區的儒林路-顧府街一帶,由于近年來舊城改造,有不少老店搬遷到城區各處,但在鋪面上依然標注了原先的名號,延續著好味道。黃果樹大街旁的好吃街是近年來政府打造的美食街,引進了不少原先在小十字的老字號。另外,城東的新天地美食街也有一些家喻戶曉的食店。
安順老城很適合步行,我們推薦下面這條漫步路線,可作為半天到一天的行程,沿途除了歷史古跡、老街巷和小吃名店,還有尋常百姓氣息,讓你在大街小巷訪古探幽的同時,發現不一樣的驚喜!
在安順街頭尋吃,人均幾元到幾十元就能吃的很好,到底安順有哪些美食,這些名小吃店都有什么特色,下文來一一介紹。
粉兒有一百種吃法
小鍋涼粉
安順代表性小吃,把切成方塊的米豆腐、火腿、洋芋(土豆)等多種配菜放在小鍋里燉,同時加入了當地豆腐乳而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別忘了吃時搭配一杯涼爽的玫瑰水。

小芳砂鍋涼粉:經營20多年的老店,總店現在遷到顧府街南側路東的小巷子里(路線圖標注)。
奪奪粉
安順代表性小吃,類似小火鍋,好吃的關鍵是店家配好的秘制湯鍋。你可以隨意點喜歡的菜和肉煮成一鍋,美美的吃上一頓。

龍老太奪奪粉:儒林路經營多年的老字號,有辣子雞鍋、清湯鍋、麻辣鍋、酸辣鍋和鴛鴦鍋可選,必點的是方塊涼粉,現搬到普定路上。
牛肉粉
分紅燒和清湯兩種,建議直接來紅燒的就好,很香不辣,里面的牛肉塊也實在,還配有酸甜腌蘿卜解膩。

支記牛肉粉:有多家分店,牛肉湯很正,距老城最近的一家新橋分店在武廟對面馬路的小巷子里(路線圖標注)。
安順胡記牛肉館:受歡迎的老字號,有裹面炸辣椒、拌蒜苔等獨家小菜,位置在中華東路46號立交橋旁。
蕎涼粉
蕎麥做的涼粉,需用刮子從一大塊涼粉上刮下來,吃起來軟軟的,拌有油炸黃豆、花生米、辣椒油和當地的豆腐乳。

陳玲蕎涼粉店:蔣衙街與涼粉街交叉口(路線圖標注)。
剪粉
剪粉也叫卷粉,是把一大片薄薄的米粉卷起來剪斷,拌入當地特有的辣醬和配菜,吃起來特別入味。

盧家超薄剪粉小吃店:超薄的粉吃起來很韌,特色雞辣子味道不錯 ,位置在蔣衙街39號(路線圖標注)。
盧記關嶺超薄卷粉店:可以看到剪粉的制作過程,位置在儒林路63號附近(路線圖標注)。
鹵粉
常見的街頭小吃,配菜和配料很多,好吃的關鍵是拌粉的鹵湯、鹵味和各種配菜調料,粉有寬粉、細粉可選。

趙記鹵粉:很火的老字號,據說一碗粉有20多種配料,寬寬的苕粉條很受歡迎,位置在中華西路鳳儀小學對面(路線圖標注)。
除此之外,在安順美食不問出處,還能吃到地道的凱里酸湯粉、遵義豆花粉、貴陽腸旺粉等等。
水果冰粉&冰槳
消暑、解辣的最佳冷飲,冰粉用木瓜籽做成,加上滿滿的新鮮水果塊、堅果碎和冰塊,一碗清涼爽口。冰槳是在冰塊里加了糯米再打碎,口感軟綿,可以選擇任一種水果口味。

小舒冰漿冰粉:已傳承三代的老字號,水果塊很新鮮,配料足,在顧府街路東的小巷子里(路線圖標注)。
陳記山城冰粉:知名老字號,在蔣衙街和涼粉街的交叉口(路線圖標注)。
沖沖糕&八寶粥
沖沖糕很特別,制作這道甜品的大錫壺可以兩用,先把壺蓋模具里的糯米糕用蒸汽蒸熟,再將荸薺粉用壺里開水調成糊,加入糯米糕和堅果碎,吃的時候用勺子攪拌均勻,滿口都是米香。另一道八寶飯就是拌上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的糯米飯,蒸熟后澆上糖鹵汁。這兩道甜品都是微甜口,吃起來很暖。

鑫榮甜品:生意紅火,除了甜品還有其他小吃,位置在顧府街路東的小巷子里(路線圖標注)。
原新橋甜品店:知名老字號,在蔣衙街西側的涼粉街上(路線圖標注)。
甜酒粑
就像是紅糖酒釀小圓子,加了花生碎,口感微甜,糯米圓子嚼勁十足,很暖胃。

林記甜品:經營20多年的老店,所有食材都是自制,除了甜酒粑,還有湯圓和紅糖稀飯,位置在儒林路57號(路線圖標注)。
還有這些神仙小吃
絲娃娃
貴陽傳統小吃,在安順也能吃的地道,一張薄米皮在手心攤開,十幾道清爽小菜和兩三種蘸水任君挑選,包起來整個吃掉,滿口清爽,當地人喜歡邊吃邊聊,樂在其中。

有意絲安順絲娃娃:不算街頭小吃,而是美食餐廳。不僅有絲娃娃,還能吃遍安順所有特色小吃,如果沒時間一一找尋,可到這里來一站式打卡,地址在西秀區萬綠國際廣場大潤發3樓。
老東坡絲娃娃:面皮很有彈性,嚼勁足,位置在顧府街路西沿街二層(路線圖標注)。
Tips:
折耳根又叫魚腥草,是貴州小吃常伴香料,喜歡的人甘之如飴,但初次嘗試也可能會不適應。入鄉隨俗,不妨試著接受,實在吃不慣的話,可在餐前提出不放或少加。
裹卷
地道的安順小吃,就像街頭版的絲娃娃。店家用潔白勁道的超薄卷皮,卷起各種口味的菜和特質醬料,吃起來清涼爽口。每一家口味都不完全相同,對味的裹卷可以一口氣吃一大盒。

楊姨媽裹卷:有特色雞辣子、青椒牛肉裹卷,門面招牌上寫著《百姓關注》上鏡小吃,位置在顧府街路東的小巷子里,近西西弗書店(路線圖標注)。
王記首家多味裹卷:美食節目上鏡小吃店,可以自助裹卷,在楊姨媽旁邊(路線圖標注)。
彭姨媽裹卷:十年老字號,也是美食節目報道過的小吃店,位置在圖書路恒遠百貨路線門口(路線圖標注)。
豆腐圓子
一口一個的小豆腐圓子,剛炸出鍋又香又脆,當地的吃法是用筷子戳開,夾上滿是折耳根的拌料。如果吃不慣折耳根,也可以叫店家改放辣椒面。

左記豆腐圓子:當地最有名的一家,靠近楊姨媽裹卷(路線圖標注)。
破酥包子
面皮和餡料都很有特色,皮可以一層一層撕著吃,餡料有多種口味,除了鮮肉包和三鮮包,還有付油包(豬肉渣+果仁)、洗沙包(豆沙+肉餡)這種新奇口味。

傳統破酥包子店:經營了近十年的老店,有6種口味的破酥包子,現在還在儒林路上(路線圖標注)。
段記包子店:五十年老字號,一出鍋就賣光,位置在中華北路上,距離標注王若飛故居不遠(路線圖標注)。
杜記紅詳破酥包:除了破酥包,還有招牌洗沙花卷,位置在圖書路與顧府街交叉口東北側(路線圖標注)。
油炸粑稀飯
地道的安順早餐,吃法是把炸的焦黃香脆的豆沙餡兒糍粑放在米糊中,再加上黔中特色的引子和一瓢熱油,口味很奇妙!

胡記油炸粑稀飯:老字號早餐店,味道很正,位置在儒林路97號旁(路線圖標注)。
油炸肉餅
肉餡新鮮,現包現炸,外表面的破酥皮一吃一口酥,再蘸上折耳根拌料,味道很安順。
位置
新橋羅記肉餅:老字號肉餅店,經常排隊,位置在儒林路93號旁(路線圖標注)。
油炸雞蛋糕
外皮是雞蛋糕,餡料是新鮮肉餡,拌上辣醬和折耳根,趁熱吃挺解饞。
劉記獨特油炸雞蛋糕:上過央視的網紅小店,位置在南水路與南水支路的交叉口附近。
燒烤
安順的牛羊肉品質出眾,再加上獨有的辣醬配菜,讓大眾的燒烤煥發了本地光彩。

紅袖套燒烤:只賣烤豬肉和牛筋兩種燒烤,5元/串的價格不便宜,但真的好吃,緊挨著“原新橋甜品店”,可以兩家一塊吃(路線圖標注)。
留一手烤魚:紅遍貴州的特色烤魚,以江團魚和草魚為主,生意特別紅火,在顧府街和好吃街入口處各有一家(路線圖標注)。
烙鍋
就像各種肉類和蔬菜的香鍋,味道好壞取決于蘸水,吃起來香辣爽口,偏油,需要配一杯玫瑰水。
老字號
好心情烙鍋:安順老字號烙鍋,人氣很高,必點的是五花肉、洋芋粑和臭豆腐,蘸水有辣椒面和汁水兩種,位于好吃街。
火鍋
安順也有好幾家地域性火鍋店,食材新鮮,融入當地口味,多種蘸水和特制鍋底令人難忘。

劉老實魚火鍋:在當地非常有名,也有很多分店,魚湯超鮮美,切的薄薄的魚片一涮就熟,蘸著特有的蘸水吃起來鮮脆無比,推薦去新天地美食街的分店。
上一篇:貴陽一日游怎么玩,貴陽一日游線路
下一篇:通遼旅游景點大全排名,探索通遼的魅力所在
